close

  臺灣每年進口約230噸黃豆,其中高達九成為基因改造黃豆,也因此過去黃豆的製品多採用基改黃豆為原料;當然在國人健康意識逐漸升高,越來越多人也開始學習天然、有機等概念,現在在市場便可發現標榜使用非基改黃豆的產品越來越多樣了,舉凡豆腐、豆干、豆漿和醬油等。

 

  但為什麼常常在食安問題上容易出現問題的也是這些豆類製品? 大多數的問題都出現在保存,及為了因應這個問題而使用的食品添加物,為了讓做出來的豆腐、豆皮等食物外觀好看,可能會被用上的添加物如雙氧水,但超過劑量卻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甚至讓腸胃道受損。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在挑選食物時,會宣導大家不要太過在意食物的外觀,像豆腐豆皮這種製作材料越簡單的越是,太過精緻漂亮反而越不自然。

 

  另外以前我們提過新修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在食品原料上必須標示出所有原料,而以往嘉禾牌麵粉的麵粉袋上也都會標註我們所使用的小麥為非基改小麥,不過之後都不會再特別註明“非基因改造”字眼了,因為依照目前主管機關之規定:「……食品如不是或不含黃豆、玉米原料,不得標示『非基因改造』或『不是基因改造』字樣,惟如有黃豆、玉米以外之以商品化之基因改造食品原料存在,則得標示上述字樣……。」,但不用擔心,嘉禾牌麵粉進口的美國一級小麥都是非基因改造,也都有檢驗報告,讓大家能安心做出美味安全的烘焙食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嘉禾牌麵粉 的頭像
    嘉禾牌麵粉

    嘉禾牌麵粉

    嘉禾牌麵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